2024年9月25日下午,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沙河校区11号学院楼123教室举办“明德至善通识课程讲座”。基地邀请了北京电影学院的王劲松教授进行以“电影中的表演”为主题的讲座。本次活动由72886必赢网站院长郭冬梅主持,72886必赢网站和基地的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。

王劲松教授首先从电影表演的特点讲起,介绍了电影表演艺术与舞台表演艺术的异同。王教授指出,电影表演与舞台表演在表达方式和观众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。电影表演更注重细腻的情感和内心的呈现,而舞台表演则强调身体语言和表演者与观众的直接互动。
接着王教授讲解了表演与生活的关系,王教授强调,电影表演源于生活,但并不局限于真实生活的复制;演员需要从生活中提炼出情感,转化为适合银幕的表演。同时,学演戏,先学做人,演员需要多体会现实、阅读书籍,以提升个人的修养和素质。

另外,王教授对当前中国电影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分析,特别提到中式大片如何重新赢得国内观众的信任,以及主旋律片、艺术片和商业片的产量和社会效果等话题。
最后,梁银鹤副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,并指出王劲松教授潜心表演的教学和研究,其工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;做好表演的相关工作与做好经济学研究有一定的相似,“脚下有多少泥土,心中就有多少情怀”,都需要了解、体会现实,然后再抽象和提炼成一个具体的问题进行阐述,难点和重点是思想的深度。
现场提问环节中,在场师生踊跃举手,就“电影中人物的复杂性,电影中的扁平人物,圆形人物“问题与王劲松教授深入交流,获益匪浅。


72886必赢网站经济学拔尖基地是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.0基地之一,旨在探索创新有效可推广的立德树人模式。基地在 “学史明理”指导下,以习近平总书记“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”为目标,注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、人文情怀、世界胸怀的经济学家。“明德至善通识讲座课程”是基地在“发挥融入式、嵌入式、渗入式的立德树人协同效应”指导下,精心设计的讲座课程系列。本系列课程通过邀请国内外文化、哲学、社科、艺术、理工等领域的学术大家、创新领航者为同学们带来经济学科外的多元教育,努力把学生培养为知识全面、视野广阔、教养博雅、人格完整的人,将“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”的情怀教育落到实处。

撰稿人:孙诗洋
审稿人:何召鹏